网站地图

物业登记拍脸,这合法吗?

tianluo 2025-05-13 18:49 阅读数 1008
文章标签 合法性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也包括物业管理,物业登记拍脸这一行为是否合法,引发了众多业主的关注和讨论。

从法律层面来看,我国有多部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等,人脸识别所获取的人脸特征属于生物识别信息,是个人信息中较为敏感的部分。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对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个人信息的规则、个人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利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得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处理个人信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

那么物业登记拍脸是否符合这些法律要求呢?物业进行人脸识别登记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加强小区的安全管理,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是出于必要的安全考虑,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在一些大型小区,人员流动复杂,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可以有效阻止外来无关人员进入,保障业主的居住安全。

很多时候物业在实施拍脸登记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尊重业主的意愿,有些物业在未提前充分告知业主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人脸识别登记工作;有些物业虽然告知了业主,但没有明确说明收集人脸信息的用途、保存期限、安全保障措施等重要内容;还有些物业在业主不同意拍脸登记的情况下,以限制业主进入小区等方式进行胁迫,这些行为显然违反了法律规定的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侵犯了业主对个人信息的知情权、决定权等权利。

物业登记拍脸,这合法吗?

物业在收集、存储和使用业主的人脸信息时,还面临着信息安全的问题,一旦物业的人脸识别系统被黑客攻击,业主的人脸信息泄露,可能会给业主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比如被用于非法的身份认证、诈骗等活动,而目前很多物业在信息安全保障方面的能力和措施相对薄弱,难以有效防范信息泄露的风险。

物业登记拍脸本身并不一定违法,但前提是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尊重业主的权利,确保信息收集、使用的合法性、正当性和必要性,业主在面对物业拍脸登记时,有权要求物业明确告知相关信息,对于不合理、不合法的要求,业主可以拒绝,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监管部门也应当加强对物业在个人信息处理方面的监管,规范物业的行为,保障业主的个人信息安全。

评论列表
  •   白鹿饮清溪  发布于 2025-05-13 19:01:34  回复该评论
    物业登记时要求拍脸,涉及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个人信息保户法,除非有明确的法律授权和目的说明且用户同意的条件下才可进行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采集。